大同

如果把国家对应到人和细胞 那么细胞是清晰的知道自己由心脏供血 也明确自己的分工 天下大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 如何把个体捆绑在一起 如何把他们的欲望做到一致性 他们如何知道自己如何存活着

之前我以为有一致的外敌就可以 因为细胞之所以通力合作 其目的是维持整体的生存 进而维持个体的生存 但是我又发现不那么简单 当我们面对敌人时 除非是种族灭绝 否则 只要有人跑的比别人快 他就能存活下去 说到奸贼 这就很像体外培养细胞 国没了 人还在 但是被策反的前提还是有那个培养皿 又有点像RNA病毒

那么人为何有区分 按照宇宙全息论来说 一花一世界 到处都充满了这个世界的 道 人是生而平等的 又为何不平等 那么细胞是生而平等的 又为何不平等 同样会生老病死 神经细胞掌握着行动的命令 又能否说它比其他细胞更优越 神经细胞不可再生 又能否说它更尊贵 人又为什么追求掌控和权力 我们所追求的 在满足的那一刻 思想开始停滞 我们以我们掌握的权力 轻轻一点 只随口一句话 就能抹杀一个生命 又或者是让一个人陷入漫长的苦恼中 我们可以抬高枪口一寸 也可以放下 于我们不费吹灰之力 正是如此稀松平常 以至于我们没有思考过这是善是恶 自然也不会愧疚 所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支配权为什么迷人 欲望 也许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一个希望 如果我有钱了就如何如何 有希望 则有压迫 吃不起饭了 最后又回到生存 而生存 又回到细胞之间的个体与群体

庄稼颗粒无收 连年干旱 压迫来自自然 于是我们寻求掌控自然 苛税猛于虎 则压迫来自管制 于是我们寻求推翻管制 而人都想当皇帝 以求锦衣玉食 我们具体的欲望来自于我们视界中探索到的可能性 当了皇帝 则不愁吃穿 有金锄头

回到问题的本身 不去评价优劣或轻重 则细胞本身有不同职能 这注定了有些细胞只能不停的迭代 不停地死去 有些细胞必须小心且不可替换 则人的平等大概如此 这是所谓的阶级 也是所谓的责任 忠恕而已

再回到平等 到底如何界定平等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则一要界定犯法 二仅限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仅限于刑罚的处罚名义同等 人是生而不平等的 准确的说人是生而不相同的 人对大脑也比对其他细胞更关照

那么为什么又要讲人人平等 更多的可能还是政治因素 中国和美国现在有一个很像的点是 新国的成立来自于草根 被殖民后爆发解放战争 或独立战争 能量来源于民众 但是共产党的成立是为了建国 安内 而不是攘外

如何大同 如何 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小时候我们在想科技发展的未来 然后AI崛起 机器代替人工进行资源处理 工作 创造价值 而到完全完成的一步 人类终于可以放下一切劳作 坐享其成 于是没有欲望的争执 万物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是以盗窃乱贼而不作 人的欲望被AI引导与填充 这更像是沉寂在培养皿中的细胞 于是我们突然理解了黑客帝国 也突然理解了那些叛变 脱离身体的细胞的生存之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世界 让我想起文革 大跃进 全民公社 怎么会有人寄希望于个体的意识与国家意识捆绑 又怎么会假定世界以最好的结果去发展 又想起日本这个充满しみません的国家 这似乎是一种传统 是不是真的很有礼貌 又或者是为什么有礼貌 不是很清楚

当我们去思考私欲 则又不得不提到信仰 因为突然想起来伊斯兰教那些恐怖而一致的行为 我们骗得过人 却骗不过自己 那份内心的安定 当然信仰与信神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信一个具象的人格 也可以信一个非具象的主义 我不太理解信仰对于人而言是如何的存在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是我们发现可以借用信仰限制人的行动与思想 而行为是可以影响思想的 突然想起来以前学到的一个心理学小技巧 我们压抑的时候可以张开双手感受世界 仪式感大概由此而来 于是我们先有了礼制 繁冗的礼制潜移默化地规范化了人们的信仰 又有礼乐崩坏 似乎也能理解为什么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礼制 以礼去规范人长幼尊卑 建立思想 或者说信仰 信仰规范 则行为规范 则有大同 再回想这篇文章 出自 《礼记·礼运》又显得更合情合理了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Author: hundan
Link: https://hundan.org/2022/07/14/大同/
Copyright Notice: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